預計2023年末碳排放強度較治理前下降接近50%-ups快遞
過程減碳。投進近3億元,完成智能空壓站改造,建設了能源聰明治理中心,實現了能源治理的聰明化。建設資源一體化平臺,實現生產數字賦能,造船周期均勻縮短了30天。
構建低碳新模式。結合治理經驗,確定以建設“低碳工廠” “無廢工廠” “聰明工廠” “生態工廠”,鐵路運輸上海空運,生產 “綠色產品” 為路徑,構建綠色工廠建設治理體系。
開展氣體排放治理。針對船舶制造企業痛點,開發無組織排放VOCs移動治理設備,榮獲2021年央企熠星大賽三等獎。
建立產品評價標準。參與編寫了4個綠色制造相關國家標準,建立了國內首個《“無廢工廠”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主持編寫了《廣東省船舶產業協會綠色船舶產品評價要求(暫行)》,為綠色產品評價建立標準。
2020年9月22日,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峰”,力爭于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愿景。
經過兩年工作,2021年實現碳排放強度和碳排放總量分別下降38.5%和8.1%,實現碳排放雙控的目標。2022年上半年進一步實現碳排放強度和碳排放總量同比分別下降8.7%和13.6%。預計2023年碳排放強度較治理前下降接近50%,基本達到四年“再造一個廣船”的目標。
今天,是“雙碳”愿景目標提出來兩周年。這兩年來,廣船國際率先提出“建設無廢工廠,實現綠色制造”的環保新戰略,爭當造船行業“雙碳”行動飛時達快遞,累計實現碳排放強度和碳排放總量分別下降38.5%和8.1%,預計2023年末碳排放強度較治理前下降接近50%,從碳排放強度這個角度來看,相當于四年時間在原來的基礎上壓縮出了一個新廣船的碳排放空間。
研發新型綠色船型。開發甲醇雙燃料動力船舶、LNG雙燃料動力船舶、海上風電相關產品等多種綠色產品,2021年綠色產品營收同比提升70%,超過60億元。
承擔低碳專項研究。承擔了工信部《船舶行業碳達峰碳中和技術路線圖及實施方案》《船舶行業綠色涂裝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專項》等項目。立足造船過程減碳
推動發展信格式。廣船國際黨委以“綠色工廠”建設為研究方向,集中氣力開展“雙碳”工程研究,從2020年開始編制《廣船國際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碳達峰目標。
創新工藝工法。研究開發出綠色涂裝技術、戊烷切割技術等一批先進示范“綠色工藝”,其中綠色涂裝技術不僅實現了涂裝工藝危廢大幅度減量,而且在該領域首次實現了裝備國產化和生產產業化,攻克了國外技術“卡脖子”難關。
技術引領綠色發展。實現突破性綠色技術專利26項,國際物流,甲醇動力船舶技術專利在2021年在申報數目上位居世界第一。
建設綠色供給鏈。積極推進綠色供給鏈治理,通過建設綠色供給商評價平臺,申報綠色供給鏈治理以企業,推動綠色供給鏈建設,實現“綠色賦能”。
調整產品結構。2021年清潔能源船型產品、高附加值產品訂單量同比提升3倍,綠色產品營收同比提升70%,超過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