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出口增速防疫物資大幅上升
2020年6月9日飛時達快遞更新海關總署近日公布數據稱,以美元計,中國5月出口金額同比下降3.3%,增速由正轉負,進口金額同比下降16.7%,跌幅較上月擴大 2.5個百分點。當月實現貿易順差629.3億美元,較上月增加約176億美元。
數據發布前,界面新聞采集的7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5月出口同比下降12.5%,進口同比下降8.7%。
分析師指出,4月出口超預期部分原因是此前積壓的訂單交付,5月數據則體現了全球需求大幅走弱的滯后影響,未來一到兩個季度,應對外需下行壓力仍是經濟工作的重要議題之一。
4月出口強勁主要是執行前幾個月的訂單,5月也有一部分之前的訂單,但數量并不是特別多。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稱:
隨著歐美等國家經濟重啟,外需應該會改善,預計6、7月份訂單會有所上升。
受新冠疫情沖擊,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紛紛出現萎縮。美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按年率下降5%,創11年最大跌幅;德國一季度GDP環比下跌2.2%,創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日本一季度實際GDP扣除物價因素后環比按年率下降3.4%。
雖然5月主要經濟體制造業景氣度有所回升,但仍大幅低于榮枯線。其中,美國Markit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39.8%,歐元區Markit制造業PMI升至39.5%,日本日經/Markit制造業PMI降至38.4%。
不過,國內防疫物資出口增速顯著加快對國際快遞出口回落帶來一定的托底作用。海關總署數據顯示,5月1日-16日,我國防疫物資出口額達到632億元,超過4月整月的600億元出口額。
進口方面,原油價格反彈對進口有一定的正面影響。不過,分析師指出,我國生產復蘇的最快時期已經過去,加上去庫存壓力,企業生產積極性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地緣政治風險反復,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對進口的支撐可能不及預期。
進口疲軟主要是因為目前中國經濟下滑嚴重,很多企業復工復產只是基礎性的恢復,經濟運轉釋放出的外溢性需求并非特別大。
白明說,很多地方收入下降了,消費需求肯定下降。
中銀國際證券在報告中預測稱,2020年中國進出口金額大概率出現負增長,但降幅弱于全球平均水平。
報告指出,疫情發展和中美經貿關系變化是影響中國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在疫情方面,新興市場疫情逐步蔓延,多國在解封后出現疫情反彈,加之經濟重啟后需求端恢復較慢,均對中國出口增長形成制約。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美國為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中美貿易總值為1.29萬億元人民幣,下降9.8%;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下降11.4%;自美國進口下降4.5%;對美貿易順差6425.5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