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出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航運
崔東樹也表示:“在燃油車方面,我們相較于歐美國家的產品仍明顯處于落后狀態,而新能源技術我們明顯處于相對先進的狀態。因此,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有較大空間,而且由于歐洲目前處于資源緊張狀態,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相對較大,還有一些政策支持,給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帶來巨大機會。”“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歐洲市場快速崛起,并迅速占據了相對主力的位置。目前來看,歐洲市場已占據50%左右的比例,表現相對較強,亞洲市場被歐洲市場快速超越。從2021年開始,歐洲市場就超越亞洲市場,成為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出口市場。”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在挪威買新能源汽車可免除各種稅費,這邊有很多峽灣,水電價格也非常便宜,很多公司還有免費的充電設施。”郝振霄先容說,“還有一點是,挪威沒有本土的汽車品牌,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我想這也是吸引中國汽車品牌前來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首先,歐洲電動車市場具有低關稅特點,德國、法國等國家電動車整車進口享受10%的低進口稅,挪威對電動車進口則實行免稅;其次,歐洲的充電基礎設施較完善。同時,歐洲消費者對于環保理念認可度高,新能源汽車接受度相對更高。
以一個小小的拖鉤為例,盧放表示:“為滿足挪威當地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嵐圖汽車在后拖鉤方面做了相應開發。為了提升整車拖曳質量,我們通過仿真分析,重新設計了整車后防撞梁,對車身左右縱梁進行了局部加強,達到了兩噸的拖車質量,在同類車型中的拖曳質量最大。”
“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可提供的產品不是特別多,但歐洲無論是從國家政策支持,還是從用戶對環保的熱衷、對新鮮事物的追求,對新能源汽車都有很大的需求。所以很多中國車企都往那邊跑,由于大家都發現這是未來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嵐圖汽車CEO盧放表示。
“我們用同逐一切標準的產品先解決模式、法律法規、充電功率、交付、物流倉儲等一系列題目,然后再面對全球開發車型。挪威市場的順利交付,使我們迅速積累了銷售、交付、服務等全閉環的海外經營經驗。”在9月29日的中國汽車品牌出海峰會上,小鵬汽車副總裁李鵬程表示。
清澈的峽灣、冷艷的冰川、蒼郁的森林、絢麗的極光……已在挪威工作七年的郝振霄眼中,海運報價國際快遞,如今當地又多了一抹亮麗的風景線——中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
支撐比亞迪唐EV拿下測試冠軍的,正是其領先的產品力。據悉,2022款比亞迪唐EV搭載108.8kWh大收留量刀片電池,擁有比亞迪全系車型最深厚的電量儲備,續航最高達730km。此外,其搭載的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已升級至L2.5級智能輔助駕駛模式。
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增長勢能有待開釋。以挪威為例,截至上半年,中國品牌在挪威的電動車注冊量占比僅10.6%,且銷量排行榜前十中無一中國品牌。考慮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目前仍屬“初來乍到”,一方面上述成績的取得已實屬不易,另一方面也說明未來的增長潛力十分巨大。
先是比亞迪。9月28日,比亞迪面向歐洲市場推出漢、唐及元PLUS三款車型,并開啟歐洲多國交付,其中就包括了德國;國慶假期期間,德國最大租車公司SIXT又公布,已與比亞迪簽訂意向合作協議,在2028年之前采購10萬輛比亞迪Atto 3系列新能源汽車。
為什么歐洲成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出海的主戰場?
“要把握新能源汽車的歷史機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表示,“上世紀70年代出現石油危機,豐田等日本車企憑借日系車優秀的節油技術拿下美國市場。近年來,隨著傳統車企的‘諾基亞時刻’出現,同樣的窗口正擺在中國新能源車企眼前。”
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高端化特征非常明顯。“從出口均價來看,近年來純電動車提升極其明顯,從2018年的0.2萬美元提升至2020年的1.1萬美元;2022年達到了1.99萬美元,8月更是達到了2.58萬美元的良好水平。”崔東樹表示。
政策大力支持、充電設施完備、水電充沛價廉……得天獨厚的條件使挪威成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最高的國家,也不約而同地成為了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進軍歐洲的首站。2020年以來,上汽、小鵬、蔚來、比亞迪、紅旗、嵐圖紛至沓來,從挪威登陸開啟了出海之旅。
10月7日,“東方斯堪的納維亞”號貨輪緩緩駛離洋山深水港,裝載的1698輛上汽名爵隨船遠渡重洋;在毗鄰的海通南港碼頭,5000輛特斯拉正駛上“加州盛世”號滾裝船蓄勢待發。它們有個共同的目的地——比利時澤布呂赫港,車輛運抵后將經此中轉至歐洲各國。
而下一站也在國慶假期前后揭開答案——全球汽車產業的腹地德國。在BBA(奔馳、寶馬、奧迪)的大本營,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將迎來出海攻堅戰。
據歐洲咨詢機構Inovev統計,2020年之前,中國汽車在歐洲注冊量僅1萬輛左右,2021年暴漲至8萬輛,今年上半年達7.5萬輛,預計全年可達15萬輛。另據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計算,2021年中國汽車在歐洲注冊占比達14.7%,已是歐洲電動車的第二大來源地,僅次于德國。
以比亞迪為例。今年年初,挪威乘聯會對31款在售的熱門電動汽車開展冬季續航實測,目的是檢驗低溫環境下,電動汽車鋰電池的收留量衰減情況。測試結果顯示,比亞迪唐EV相較官方標定的續航里程偏差僅為11%,遠低于30款參賽車型19.6%的均勻偏差。
不過,同時需要看到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出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在產品開發方面,既要符合歐洲的法律法規,又要針對歐洲市場的特點做適應性開發,這都是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需要面臨的挑戰。
機構也紛紛看好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在歐洲的市場遠景。中信證券預計,中國車企2025年、2030年海外銷量有看達300萬輛、550萬輛。中短期內,燃油車出海貢獻較大,但新能源車出海遠景更加廣闊。“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中斷提升,歐洲作為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最積極、燃油車退出計劃最堅定的地區,2030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看到達50%以上。”
緊接著是蔚來。10月8日凌晨,蔚來公布其三款最新車型ET7、EL7和ET5將通過訂閱模式在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四國開放預訂,但只提供租賃服務,不直接銷售。早在今年7月,蔚來還在柏林建立了創新中心,用于智能座艙、自動駕駛以及能源技術研發。
“我記得剛來的時候路上的新能源汽車基本上是特斯拉,這兩年比亞迪、紅旗、蔚來等中國品牌越來越多,一開始感覺挺新鮮的,現在已司空見慣。”郝振霄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中國品牌挺受當地人歡迎的,我一個朋友就買了一輛上汽名爵。”
在品牌向上突破的背后,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實現快速升級。而品牌溢價的來源,則是實實在在的產品力。近年來,中國在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特別是最核心的動力電池上實現全球領先,加之在汽車智能化方面的快速進步,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出海的底氣。
2021年既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井噴的一年,跨境鐵路國際物流,也被稱作“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出海元年”。
出海遠景廣闊
從挪威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首先輻射同屬北歐的瑞典、丹麥、芬蘭等國家——上述四國正是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排名前列的國家。國慶前夕,嵐圖在向挪威發送首批500輛FREE純電版、正式開啟歐洲之旅的同時公布,2023年起計劃進進瑞典、荷蘭、丹麥、以色列四國。
從挪威到德國,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路線圖浮出水面
2022年10月11日 10時 中國證券報
從橋頭堡到深進腹地
近兩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呈井噴式增長,并大舉進軍歐洲市場。上汽、紅旗、比亞迪、蔚來等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紛紛吹響出海的號角,從橋頭堡挪威,到汽車產業腹地德國,以千帆競發之勢,勾畫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路線圖。
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超過200萬輛,一舉突破多年來徘徊在100萬輛的狀態,同比翻番。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成為新動能,2021年出口31萬輛,同比增長3倍;今年1-8月出口34萬輛,同比增長97.4%,已超往年全年。
提升產品力是根本
上一篇 丹麥政府將為航空以及燃料產業啟動招標程序-德國海運
下一篇 這些措施還將包括在其國內航線網絡推出經濟艙無鄰座產品-日本空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