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失業率刷新歷史記錄-德國海運
假如持續封閉兩個月,帶來的企業倒閉率將遠遠高于美國疫情中的企業破產率。即便是像美國那樣四成左右的企業的倒閉,那么累計倒閉企業也要達到近500萬家,將降低政府稅收近四分之一,使得數千萬人失業。
4. 做好對中小企業的和失業職員的減稅、延緩貸款工作,尤其是讓國有金融機構和壟中斷性國企在非常時期的減收讓利,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真真正正體現其全民所有的屬性。
根據艾瑞咨詢的研究,2020年疫情第一年,我國大型企業利潤率同比僅僅下降0.8%,可謂幾乎沒有受到什么影響;而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的利潤,同比分別下降30%和37.4%。
又根據《紐約時報》等媒體的報道,加州在疫情后,大約三分之一的餐館永久停止營業,疫情最初6個月,中小企業倒閉3萬多家,加州失業率刷新歷史記錄,達到12%以上(疫情前為4.5%左右)。
我國由于過往采取了成功的清零政策,社會感染水平處于世界最低狀態,因此,缺乏國外的免疫屏障,當西方紛紛放開疫情管制后,我國防疫陷進兩難境界。在全球經濟、職員活動日漸活躍起來的情況下,假如長時間維持國內的封控狀態,固然可以維持較低的感染率,但是生產要素的交易和活動長期被限制,會對我國經濟產生系統性的挑戰。 對供給鏈的沖擊,加大外部與中國脫鉤的風險
1. 目前疫情放開管制的最大挑戰是老年疫苗接種率低的題目(僅僅官方統計的就有5600多萬老年人未接種疫苗,根據筆者的了解,這個數字實際更龐大),國家對基層的防疫壓力重點應指向進步老年人疫苗接種率,不能讓國家經濟為了這個不確定的因素,無窮期買單下往。
隨著疫情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很多國家紛紛調整防疫等級,放寬職員活動限制,比如,瑞典公布取消所有疫情防控措施;韓國也從25號起取消一切管制禁令;日本則計劃從夏季起,將新冠肺炎從傳染病第二等級下調到第五等級,國際貨運空運價格,降為普通傳染病。預計,國外在今年下半年、最遲明年有看實現社會秩序恢復正常。
在這里談中小企業,是由于一方面,中小企業對經濟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最脆弱。另一方面, 中小企業在經濟中的角色最重要,為全國貢獻了50%的稅收,60%的GDP和80%的就業崗位。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疫情前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37.5萬億,而目前突破50萬億。清華大學五道口經濟學院廖理教授對疫情的追蹤研究也表明,即便是2020年下半年經歷了強力的經濟復蘇,當年中小企業倒閉數目仍然達到2019年的三倍左右。這些都說明,經過這兩年的疫情,我們中小企業運營的壓力是多么大,經營是多么困難,未來有可能發生更大規模的倒閉潮。
印度2021財年出口額達到6689億美元,比2020財年增加34%;剛剛過往的3月份,出口額達到639億美元,同比增長14%。今年印度的出口額有看突破7000億美元,達到日本出口總量的90%左右。未來兩三年印度有可能成為僅次于中國、美國和德國的全球第四大出口國。
來源:鳳凰網國際智庫
與外部經濟脫鉤風險增加,全球供給鏈加速向印度和東南亞轉移;以及中小企業倒閉潮,是未來中國經濟面臨的兩大風險。
代工廠的搬遷和供給鏈的調整,并不像一些人分析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影響中國產業體系競爭力的大事。由于,假如考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很多產業的崛起,都是圍繞某些國際大企的供給鏈做起來的。假如代工廠日后全部搬遷到印度,就有可能在印度培養起與中國相匹敵的供給商體系,對我國的相關產業都是嚴重挑戰。
又根據清華大學朱武祥教授等人在2020年初的疫情中,對1400多家中小企業的調查,在沒有任何營業收進的情況下,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國際物流,只有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
再看疫情限制措施維持時間。根據流行病傳播規律,一個地方一旦病例達到2000以上,那么封城的周期就要達兩個月以上。比如,年前西安從封城到解封用了34天,而貿易完全恢復用了兩個多月;目前長春已經封城近兩個月,預計解封至少要到5月初;上海的靜止狀態,預計至少將持續到5月份底。
全域靜止對生產、物流的限制,以及出進境隔離制度對職員的限制,導致我國企業的生產經營本錢(根據港中大宋爭教授的研究,全面封閉會使城市之間經濟本錢增加67%,城市內部的經濟本錢增加144%) ,以及國際經濟往來本錢遠遠大于國際同行,對于提升中國企業的競爭力也不利。
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國與外部的脫鉤風險就在加大,美國為首的西方出于政治安全及經濟利益的雙重考慮,試圖重構供給鏈,降低中國在全球供給鏈系統的地位,將印度及東南亞塑造成為新的供給鏈中心。
以蘋果為例,該公司三大代工廠鴻海、和碩和緯創均已經在印度投資建廠,有逐步將生產基地從中國遷到印度的打算。 由于封城措施導致蘋果在昆山和上海代工廠,以及多個供給鏈廠家的停工,今年在印度生產的蘋果手機將創新高。
3. 設計一套精準、科學的進境隔離程序,逐步擴大與境外的職員活動頻率,避免中國與境外職員“脫鉤”的出現。
“越南制造”越來越成為中國的強大競爭對手
那就意味著,假如政府沒有有效的紓困措施,將有三分之二的企業在兩個月以上的封城中面臨倒閉的風險。
往年下半年以來,印度出口強勁復蘇
所以,后疫情時代對中國的沖擊,可能遠遠大于前兩年的“前疫情時代”,為了應對這種國內、國際的系統性風險,我們有必要做到:
大企業具有雄厚的資產和充足現金流,以及足夠的社會信譽做保障,抵御風險能力一般比較強,尤其是我國大型企業又以國企為主,更有國家資源的背書,可以說是全球風險等級最小的企業。那些中小企業在面臨經濟社會形勢下行的時候,抗風險能力就小的多。
美國和法國近三個月的日新增病例變化
在這里主要講講封控對中國與全球供給鏈的關系,以及中小企業發展的影響。由于這兩個題目是影響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和經濟競爭力的關鍵性題目。
我們也可以參考美國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來看封城狀態下中小企業的狀況。美國媒體《政治家》(Statesman)的研究,從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全美小企業倒閉了37.5%,封控最嚴重的加州倒閉了39.1%。
越南印度經濟強力復蘇,挑戰中國全球供給鏈地位
2022年04月26日 11時 鳳凰網國際智庫
2. 精準防疫,確保工廠的開工率和物流通暢,避免不分青紅皂白、一封了之的“懶政”。以物流為例,從3月底以來,上海卡車物流活躍程度降低85%,長三角降低60%,全國降低30%,全國1728萬卡車司機隨時面臨被困在路上的風險,對國民經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根據朱武祥教授的研究,不足18%的企業可以在沒有現金流的情況下維持3個月
之所以稱目前進進“后疫情時代“,是由于國外已經普遍實現了某種程度上的群體免疫,加上接種疫苗的人數越來越多(發達國家均達到8成以上),國外的逐日新增病例出現驟降,美國從年初的50萬以上,3月以來穩步降至5萬以下,法國從30多萬降至10萬左右,俄羅斯也從10多萬降至1萬左右。
根據廖理教授的研究,2020年小微企業倒閉率為18.46%,而2019年為6.65%
另外印度的經濟復蘇也值得重視。根據3月1日,印度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1年度GDP增長率高達8.9%,成為全國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預計今年仍能達到8%以上。
后疫情時代,一方面由于中國的防疫政策導致企業生產、出口及職員活動的極大不方便,中國日漸成為一個“孤島”,而另一方面,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在強力復蘇,無論是美國企業,還是日韓企業,都對印度和東南亞表現出越來越多的愛好,供給鏈正在加速向這些中國競爭者轉移。
當然,封控對供給鏈的影響,不僅涉及到外企,更涉及到我們本土企業。比如,華為和小鵬汽車高管都已經呼吁,假如不復工,那么這兩個企業到5月份就無法維持運營。
而越南出口貨物最主要的兩個產品是:手機及其零件,上個月出口額148.8億美元;計算機、電子產品及其零件,上個月出口額132.4億美元。假如長三角不及時復工,珠三角也維持嚴格的lockdown,那么可能會促使電子信息產業供給鏈上的外企轉向越南。最近日本領事館致上海市政府的信,提出了在滬11000名企業的困境,以及表達了對撤資潮有可能發生的擔憂,這個現象值得重視。
中小企業經營困難題目
從目前來講,我國參加全球化的最大上風仍在于供給鏈,而不像日韓那樣在90年代末已經建立起科技創新研發和品牌的頂端地位,中國假如喪失供給鏈的中心位置,那么其沖擊,要遠遠大于制造業日韓轉移到中國的沖擊。
疫情的傳播規律決定了,我國疫情爆發地基本都是職員活動率高、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而這些地方也是中小企業最集中之地。 因此,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是巨大的。據統計,上海有中小企業近70萬家,浙江有250萬家,江蘇有近300萬家,廣東有630多萬家,僅僅這幾個地方就累計達1250萬家。
現在越南經濟強力復蘇,往年疫情固然嚴重,但是進出口總額依然突破6000億美元,創造新的歷史記錄。據越南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剛剛過往的3月份,進出口總額為673.7億美元,環比增長38.1%。其中出口額為347.1億美元,環比增長48.2%,越南很多工廠本年度的訂單都已經排滿,今年貿易總額有看達到8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