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國泰航空背后有英資,就可以為所欲為?-以色列的空運
圖:國泰航空聲明截圖
8月9日,深陷輿論漩渦的國泰航空終于發布了一則聲明,宣稱國泰航空一貫支持“一國兩制”以及承認香港乃中國的一部分。
遺憾的是,這則聲明一個甩手把鍋全扣在了“部分員工”的“個人行為”上,所起到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網友們紛紛評論:
不妨讓我們看看這部分國泰航空員工最近都做了什么:
7月26日,國泰航空空服協會煽動在香港機場航站樓內進行示威活動。
7月28日,國泰航空副機長廖頌賢參與上環暴動并被逮捕,但獲得保釋后國泰航空依然讓他執飛航班。
8月7日,有多位網友爆料,國泰航空員工私自在網上泄露香港警隊人員的航班行程信息,妄圖讓他人去騷擾警方。
同日,有乘坐國泰航空的乘客曝出國泰機載娛樂系統內公然認可“臺獨”、“港獨”。
……
一家航空公司,為何在近期的香港事件中跳上跳下?國泰航空究竟有怎樣的資本,使它能夠如此不顧服務業的招牌而為所欲為?
搖身一變,國泰成了英資公司
一切要從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 Airways Limited)的起源開始講起。
國泰航空,1945年成立,兩位創始人分別是來自美國的企業家Roy Farrell和澳大利亞的飛行員Sydney de Kantzow。這家航空公司最初以“澳華”為名,總部設在上海。1946年其于香港完成注冊。這家公司英文名字中的“cathay”是“契丹、遼國”之意,能讓西方客人聯想起馬可波羅、成吉思汗等與東方有關的意象。“Pacific”則是他們夢想有朝一日業務能夠跨越太平洋直抵美國。
1948年,英國老牌洋行太古集團入股占四成半股份,成為了公司的最大股東。國泰最初的兩位創始人各占一成股份,退出具體經營,國泰航空從此變成了英資公司。
上世紀40年代,香港除國泰以外還有一間航空公司,是1947年成立的香港航空(Hong Kong Airways)(下稱“舊港航”,以示與現在的香港航空“Hong Kong Airlines”沒有關系)。它由怡和洋行和英國海外航空(B.O.A.C)合營。
港英政府為了緩解兩間航空公司的競爭,制訂了南北分界的政策:香港以南(包括東南亞及澳大利亞等地)的航線由國泰經營,以北(包括中國內地、日本、韓國及臺灣等地)的航線由舊港航經營。
解放戰爭爆發前,由于有大量富商乘飛機南逃,舊港航所經營的航線利潤較為豐厚。但是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因為新成立的中央政府決定與英屬香港斷航,舊港航的航線折損大半,公司元氣大傷。之后1950年又爆發朝鮮戰爭,朝鮮半島的航線也因此相繼停飛,舊港航的業務僅剩下部分日本航線和臺灣航線可以勉強維持。
1958年,國泰收購了經營艱難的舊港航,吞并了后者的航線資源。從此,國泰成為了唯一以香港為主要營運地的航空公司,幾乎吃光了香港始發的航線資源。這也是國泰第一次在政治危機中嘗到甜頭。此后它開始高速發展,謀求壟斷。
英國主子庇佑下,國泰打擊中資“一家獨大”
八十年代中期,《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后,香港前途逐漸明朗化。作為區域性航空中心,香港的航權問題引起了各方重視。
1985年,商人曹光彪、包玉剛、霍英東及中資機構華潤、招商局等組成的“港澳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他們希望創辦一家有中資背景的本地化航空公司,與長期處于壟斷地位的英資公司香港國泰航空競爭。其成立資本為1億港元,并于同年7月開始營運。
這家公司名叫港龍航空。其董事長原本由曹光彪出任。后者希望通過租借波音737-200客機,擬開辦包括“香港
上一篇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校驗中心西南基地落戶成都-廣州國際快遞
下一篇 臺風由南向北影響多地機場 對航班影響將持續至月底-紐約國際空運